華鼎冷鏈砥礪奮進,劍指200億GMV市場新高地
3月2日,國內數個連鎖餐企老板聚鹿邑,共赴華鼎冷鏈主辦的首屆"餐創聯私享會"。當日活動上,河南華鼎冷鏈倉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鼎冷鏈)CEO王君介紹,截至上年末,該平臺GMV首過百億元。同期,該公司在運營冷鏈線路約2500條,覆蓋國內約1900個縣區,這相當于國內縣級行區總數(2844個)的約70%。為契合國內餐飲業加速連鎖化擴張大勢,華鼎冷鏈將實施新一輪基建,全速開拓國內市場,推動該平臺在今年的GMV沖刺200億元規模。同時,華鼎冷鏈已在謀劃上市。

國內連鎖餐企老板聚鹿邑,百億級GMV華鼎冷鏈"秀"出肌肉
40多位國內連鎖餐企投資人及高管到訪,賓主相見歡愉。
來賓人數雖不多,經營業務卻相當聚焦,主辦方華鼎冷鏈的訴求清晰:秀"肌肉",賣服務。
鹿邑,有著河南最新崛起的食品產業帶,也是華鼎冷鏈最大的客戶群集中地之一。當地的澄明食品工業園,聚焦火鍋、燒烤、預制菜三大品類,匯集了丸來丸去、茂源肉業、和一肉業、大家旺、野火燒、金爪食品等數十家食企。從某種角度看,華鼎冷鏈在短短5年成長壯碩,正是鹿邑食企給了其足夠支撐。

活動當日,一眾連鎖餐企投資人走訪澄明食品工業園眾食企,并與華鼎冷鏈圍成圓桌連做三輪討論,這包括:餐企對2023年消費市場變化的感知、2024年餐飲行業潛力品類和爆品,以及2024供應鏈如何與品牌聯合共創。

"國內餐飲企業打贏新的市場周期,拼的是連鎖化拓展的能力。而連鎖化能力的要素之一,是控制好食品安全與冷鏈物流成本。"這是王君與眾餐企創始人討論的共識。
上月,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餐飲收入突破5萬億元大關,同比上升20.4%。這一數字,不僅顯現了國內餐飲業在后的充足爆發力,也從側面印證了整個餐飲圈競爭"夠卷"。
王君在現場打趣說,成立僅5年的華鼎冷鏈,在去年創造了100億元GMV(交易規模),那是為國內數萬間餐搬運食材"搬"出來的成績。這其中,連鎖化品牌加速擴店是支持華鼎業績的關鍵。2023年,國內餐飲業競爭尤為激烈,但同時,餐企連鎖化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高潮期。他預計,未來3年,國內餐飲市場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千店或萬店品牌。

"百億GMV""服務國內餐飲萬店",這無疑是王君在為華鼎冷鏈"秀肌肉"。而這場連鎖餐企老板"聚鹿邑"的,既是王君在傾聽市場對華鼎冷鏈品牌及服務能力的認知,也是他在努力校準"華鼎賣點"與餐飲業供應鏈需求的匹配度。
另值得關注的是,去年8月,華鼎冷鏈入選《國內第九批網絡貨運平臺線上服務能力認定名單》,獲網絡貨運牌照。這意味著,華鼎冷鏈從眾人初識的一家物流運輸工,趨向升級為冷鏈服務業的"貨拉拉"。從而,它會開啟社會第三方資源整合,沖進國內同業縱深市場。
國內冷鏈行業分賽道、圈地界,華鼎冷鏈謀平臺、圖上市
當日活動現場,王君宣布了2024年華鼎冷鏈的三項計劃:"基建+下沉",主動市場降價,200億GMV。
強化基建是為了放大優勢。王君介紹,截至上年末,華鼎冷鏈在國內已覆蓋約1900個縣區,開設約2500條冷鏈物流線路。它對縣鄉市場的滲透觸達力,受益于河南強大的食品制造集群及連鎖餐企的滋養,華鼎奠定了其在當下同業市場的競爭優勢。于是,它在鹿邑活動現場打出的賣點是"發縣鄉冷鏈找華鼎"。

不過,王君稱,這一賣點是階段性的,為契合當下國內餐飲業連鎖化擴張提速的需求。3年后,該公司的賣點只有一個:發冷鏈找華鼎。
"華鼎啟動競爭力升維,源動力是已實施的新一輪基建,升維軸心是平臺化、專業化、效率化。"王君舉例,該公司計劃今年將在國內布的大型中心倉增至26個,支撐配送時效提速,對國內中心城市要爭取做到次日達,對偏遠省區的縣鄉市場也要控制在72小時達。
華鼎冷鏈初露頭角就開始展現傲嬌和鋒芒,國內同業競對都知道嗎?
王君說,國內冷鏈物流領域廣闊,行業巨頭眾多,多以自身主業需求起家構建業務原型,規模壯大后逐步面向第三方市場,如雙匯、圣農、正大、新希望、益海嘉里、中糧、新夏暉、絕配等。但在近年,隨著市場賽道細分化的趨勢提速,各冷鏈物流服務商之間的競爭開始"提質",這既有專業化、平臺化的基本功,也有自身規模化擴張的效率,更是為市場建立產品標準化及價格區間的能力。
華鼎在做什么?
王君稱,平臺化發展的目的,是為承載更多的專業化服務產品,與聚攏到的市場需求完成適配。在當前,更重要的是專業化能力,希望通過自身探索實踐,重新定義什么是供應鏈服務。比如,連鎖化餐企從工廠采購貨品,冷鏈物流商能否幫助餐企提供第一道品控把關;比如,餐企向工廠下單前,能否為它在訂單數量、批次結構、貨品倉儲分布提供大數據服務。

由此說來,冷鏈物流行業競爭的變革方向清晰,將從單純的接貨送貨,轉變為幫助客戶發展提速、降本、增效的綜合能力。
"餐飲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會迫使餐企將不擅長的供應鏈服務交給第三方專業公司助力完成。"王君稱,相比自建冷鏈物流體系,高質量的公共冷鏈物流資源無疑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而且,它們若能在供應鏈一環節約1%的成本,就能為其前端餐提供3%的成本支持。
基礎建設與服務下沉絕非一蹴而就,今年華鼎冷鏈謀求GMV增至200億元規模,恐怕需要有些別具一格的市場手段。
王君的答案清晰。他說,隨著華鼎冷鏈不斷擴大第三方業務規模,自身運力與成本持續優化,一定會主動降價,為市場競爭構筑一道壁壘。比如,對客戶提供"整案一口價",不必再去計較某一單或一車訂單的利益得失。
放下短線利益得失、沖刺GMV規模,這是互聯網大廠"謀資本、圖上市"的典型打法。
王君直言,華鼎冷鏈從建立之初就有上市的夢想。今年,該公司鎖定200億元GMV增長目標,即是為新一輪計劃打出的招牌。
廣告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