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直播!江西省99.7%的學校食堂接入互聯網監管平臺
學生餐關系到萬千孩子的健康成長,想知道學校食堂后廚什么樣子?食材怎么樣?大廚們又是怎么烹制的?
日前,記者走進南昌工程學院潤園食堂,在后廚出入口、切配間、備餐間、烹飪間、餐具清洗消毒間、食品貯存室、售賣窗口、餐廳等關鍵區域,244個高清攝像頭實時直播,畫面呈現在食堂各處的電視屏幕、電子屏上。該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駱傳宜說:“有了后廚‘慢直播’,我們就可以監督食堂了,飯菜衛生與否都可以看得見。”
食品安全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建立讓學生、家長、社會放心的校園食堂?2023年7月以來,作為全省教育系統基層管理突出問題檢視整改的重要內容,省教育廳會同省市場監管局開展為期半年的全省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大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建設,全面建成省域全覆蓋、省市縣校四級聯動的校園食品安全數字化監管體系。
“我們學校的食堂全部接入了江西省教育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這個智能化的監管平臺可以全天候、全方位、無死角地監督食品加工全過程,保證師生吃得安全健康。”南昌工程學院后勤保障處副處長劉志強介紹。
“告警待辦,當日9時50分,疑似食堂后廚垃圾桶未蓋!”采訪時,“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發出的一條信息引起記者注意。原來,監管平臺檢測到,該校另一個校區的食堂后廚,疑似有一個垃圾桶未蓋上蓋子。
接到提醒后,劉志強立即聯系該校區食品安全員趕赴現場核實情況。約10分鐘后,食品安全員反饋現場處理結果和照片:垃圾桶已經蓋上。
“這個監控平臺可厲害了,后廚人員是否戴口罩、戴廚師帽,就連抽煙都能抓拍到,對后廚管理幫助很大。”該校食堂承包商鄭暉說,監控平臺2023年9月份投入使用以來,食堂檔口管理更加便利了,也倒逼食堂工作人員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記者看到,監控平臺可以實時采集食堂內外環境、功能布局、設施配備、操作過程、人員管理、菜品留樣等信息,通過物聯網、AI、大數據等技術,對廚師帽、口罩、吸煙、鼠患識別等多場景進行算法識別、智能分析,發現違規情形自動產生告警信息。而且,監控視頻可回溯查看,一旦出現問題,可以立即查明源頭,及時處理。
隨后,記者來到江西師范大學附屬新建城實驗學校。在該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區,只見工作人員身著潔凈工作服,佩戴好口罩和廚師帽洗菜切菜,身后的攝像頭記錄著每一個步驟。在烹飪區,廚師不斷地翻炒、顛勺,不一會,番茄炒蛋、油淋小青菜等菜品便陸續出鍋。
學校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受到學生和家長歡迎。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家長陪餐日活動后,有家長說:“我們對學校的飲食安全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更放心將孩子交給學校。”
省教育評估檢測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采用全鏈條監管,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采取視頻巡查、數據比對分析等手段,可以實時動態監管食材貯存、加工制作、清潔消毒、食品留樣等關鍵環節,跟蹤督辦隱患核查處置工作。
據了解,為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建設,我省將監管平臺建設作為學校食堂營業的必備條件,并納入市縣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市縣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及設區市學校安全穩定工作考評,將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落到實處。
自2023年7月底啟動監管平臺建設以來,全省99.7%的學校食堂已接入該平臺,推送并及時處理AI告警信息2.4萬余條。平臺已初步具備“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的監管能力,實現“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整改、第一時間督辦”的監管閉環。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芳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