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縣:桑樹生葉青復青
“桑葉是個寶,霜打的桑葉是神仙草!”隆冬季節,天氣寒冷,桑葉葉片厚實,內含大量養分元素,藥用價值更高。眼下,在河南省淅川縣寺灣鎮夏灣村,只見農戶們在桑樹林間不停穿梭,將一片片優質霜桑葉摘入袋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寺灣鎮幾乎家家栽桑、戶戶養蠶,當地百姓建房的“第一桶金”大都來自種桑養蠶,全鎮桑樹種植面積高達2.8萬畝,湖桑樹“擠河灘、占四邊、入庭院、上荒山”,萬畝桑田一望無際,桑樹生葉青復青。
但隨著國際市場蠶繭價格連年走低,寺灣的蠶桑產業也不復往日榮光。“辛辛苦苦一整年,收入還不夠成本?!贝迕駛冮_始挖??硺?、外出打工,桑樹種植面積銳減,時任寺灣鎮桑蠶站技術員的王志峰焦急又無奈。
轉機出現在2018年,隨著中醫健康和中藥材市場的持續火熱,藥食同源的桑產業再度進入寺灣人的視野。
“桑葉、桑枝、桑果都可入藥,還能做成桑葉茶、桑葉菜等養生食品,再加上寺灣鎮的氣候十分適宜桑樹生長,群眾都有過種桑養蠶的經驗!”這讓寺灣鎮黨委書記何麗看到重拾“中原桑蠶第一鎮”品牌、讓一棵樹撐起寺灣生態轉型大發展的希望。
“以打造特色優質產品為方向,積極拓展線上線下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連接,形成‘企業+農戶’利益共同體,規劃三年內在全鎮帶動發展1.5萬畝的湖桑產業,將寺灣的生態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經濟優勢。”何麗信心滿滿。
與此同時,隨著鄉村振興號角的全面吹響,淅川縣以河南省委“五星”支部創建為統領,結合產業發展、文明宜居、社會治理“紅旗”爭創,創新推行“星旗同創”,提出“爭旗一面 重獎百萬”的激勵機制,全面激發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干事創業的澎湃熱情,寺灣鎮也迎來了“彎道超車”的好時機。自2018年至今,寺灣鎮持續投資從浙江桐鄉購苗,奮力恢復萬畝桑樹種植基地。
“我們出臺桑產業扶持政策,由政府統一購苗、群眾繳納桑苗款,驗收合格后再將購苗款以獎代補返還給村民。同時,通過設置保底收購價、開展產業標準化技術培訓、培育龍頭合作社等方式不斷扶強壯大桑產業?!彼聻虫偠壷魅慰茊T高宏杰說道。
目前,寺灣鎮湖桑產業規模達6000余畝,產值1800余萬元,10余家的中藥材收購、加工點,桑尖菜、桑尖茶、桑果酒等農副產品陸續上市,一批文旅農融合發展的致富產業,正拓寬著當地農民的增收渠道。
在上街村,鄉親們把桑葉研磨成粉,摻上面粉軋成綠色桑葉面?!吧蟼€月剛加工出來的20噸桑葉面,還沒包裝好,就在朋友圈上被外地客商全包圓了?!贝迕駨埰狡叫老驳卣f道。
“只管種好樹、摘好葉,收購商直接開家門口,稱重結現錢!”孫家鋪村村民周金虎笑著說。“一畝可產4000斤濕桑葉,一斤能賣8毛左右,一年輕松收入兩萬多?!保ㄉ陽|)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