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政策包打出“組合拳”!山西加快晉創谷建設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孫宇佳)為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近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科創團隊及企業入駐支持政策措施等5個配套政策》(以下簡稱《5個配套政策》),簡稱晉創谷“1+5”政策包。1月16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晉創谷有關政策進行深入解讀。
圍繞《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山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俊義介紹,《三年行動計劃》總體要求是,到2026年,推廣轉化科技成果1000項以上,引進培育科技型企業達到1000家,率先打造“晉創谷?太原”先行區,聚焦先進制造、能源和新能源、半導體材料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創新聯合體,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將“晉創谷?太原”打造成為山西省創新企業“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四鏈融合“助推器”,示范作用初步顯現。
在重點任務方面,《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五方面重點措施:堅持特色優先,提升晉創谷主導產業集聚度;強化運營管理,構建晉創谷全方位服務體系;創新工作機制,鼓勵科技成果在晉創谷轉化;完善服務體系,推動科技金融創新發展;強化政策支持,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
圍繞《三年行動計劃》,山西省還出臺了《5個配套政策》,針對科創團隊及企業入駐、科技創新、產業落地、科技金融、公共服務五方面,共提出26條具體支持政策措施。其中,有5條突破性亮點政策專門為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孵化企業、中介服務、科技金融、投資容錯等方面量身打造,實打實助力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破解各類現實問題。
――對于落戶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或在區內新孵化的企業,一次性給予30―100萬元的創新啟動資金,用于項目成果轉化公司注冊資本金,占比不得高于實繳資金的50%。
――鼓勵省內外企業特別是省內大中型企業用戶以需求為導向,采用市場化的方式與區內科創型企業簽訂遠期創新產品“預約采購協議”,財政經費按照產品成交額的10%,最高1000萬元給予后補助。
――對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的轉移轉化服務機構、投資機構等服務人員給予獎勵,獎勵對象一般不超過3人,單個成果轉化合計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按照入駐晉創谷的股權投資類基金對區內地方經濟的貢獻度,省、市給予等額獎勵,用于股權投資類基金創新發展。
――適當放寬晉創谷內政府投資基金單個投資項目投資限額;針對早期項目投資高失敗率的實際情況,在尊重市場客觀規律、科學嚴謹遴選項目、投資決策程序完備、管理機構盡職盡責的情況下,允許不超過80%比例的項目失敗率,決策機構、業務主管部門、出資代表、受托管理機構、從業人員等可免于承擔相關責任;如種子、天使基金退出清算發生虧損,引導基金根據實際情況,最高可以出資額為限先行承擔投資損失。
據了解,作為晉創谷先行區,“晉創谷?太原”已正式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目前,已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院所68個科研團隊和初創企業入駐,配備了高校成果轉化服務、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等全方位服務體系,為科創團隊和企業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務。
“今后,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將采取示范先行、總結經驗、全省推開的建設模式,依托太原市先行建設起步區、先行區,運營成熟后在全省逐步推開,選擇基礎條件好、創新資源較為集中的區域進行復制推廣,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統一納入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最終形成全省域‘谷區’。遠景目標是將晉創谷打造成為全省科技資源整合之谷、產學研貫通之谷、四鏈融合之谷、體制機制創新之谷、政府市場等創新要素合力之谷,著力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最后一公里’堵點,為全省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劉俊義表示。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