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美定位是國內第一家將定位理論引入國內市場的咨詢公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經濟陷入滯脹期,市場環境變得復雜而充滿挑戰,傳統的市場營銷策略開始顯得力不從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定位理論應運而生并大放異彩。
不斷完善的定位理論體系,也讓“定位”這一理論越來越適用于當下日趨激烈的商業競爭,而成美定位便是國內第一家將定位理論引入國內市場的咨詢公司,其打造的“中國定位第一例”王老吉,成為了定位理論在中國的落地的里程碑事件。而特勞特定位理論隨著王老吉的案例在中國一舉名,改變了很多企業的認知,讓市場推廣規則從“直接做廣告”轉變為 “先定位,再做廣告”。
2002年12月加多寶公司委托成美定位對紅罐王老吉進行品牌定位。經過研究分析,成美的品牌定位研究報告出爐——首先明確紅罐王老吉是在“飲料”行業中競爭,競爭對手應是其他飲料;其品牌定位是“預防上火的飲料”,獨特的價值在于“喝紅罐王老吉能預防上火”。
紅罐王老吉為加多寶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其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近4倍,由1億多元猛增至6億元,并沖出廣東和浙南;2004年銷量突破10億元;接下來,每年都有爆炸式的增長,2007年銷量超過80億元。2009年王老吉銷售額達到160億元。2012年轉為加多寶品牌后,年銷售額更是超過200億元。
對于定位理論,成美定位團隊總結到:“商業競爭的終極戰場不在工廠和賣場,而在消費者心智中。定位能夠使品牌在顧客心智中占領與眾不同的有利位置,讓你的產品成為客戶首選。而企業最重要的工作目標應是調動顧客對品牌的心智認知,在顧客心中占據獨特的地位。”
從定位理論被提出到里斯、特勞特宣稱定位時代來臨,過了整整四年(1972年);而又過了8年,跨入80年代的第一年——1980年,《定位》一書正式出版,至此宣布定位這一理論正式進入世界智庫的舞臺。
我們看到從定位一詞提出到《定位》理論書籍出版,整整經過十二年時間,而這十二年時間,正是特勞特與里斯用實踐檢驗這一理論,這也證明了任何一個理論體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它需要時間、空間的雙重印證。
同樣的,企業執行定位也不是今天定位明天就有效果,通常也需要一年左右時間才能真正顯示出初期效果,而想要效果更好,需要的也是持久的執行。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成美定位的客戶大多是“回頭客”,因為大家在不斷執行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果,是多重累積后,才形成行業真正的“巨頭”。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