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陰:日售三千斤,以“芹”致富不走尋常路
一畦水芹綠,十里飄菜香。連日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南陳集鎮梅暢村迎來了水芹采收季,田間地頭處處是繁忙景象。
一大早,在水芹種植基地,工人們已經穿著防水服泡在田里,忙著收割一茬一茬的水芹,準備送往分揀房進行處理。
種植大戶王金洲種植水芹已經十五年了,基地面積六十畝,每年至少可以帶來30萬元的純收入。“我以前是養殖水產的,當時效益并不穩定,后來村里推廣水芹,我嘗試種了幾畝,這種生態作物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后來我干脆專門種植。”王金洲介紹起自己的發展歷史,滔滔不絕,十五年的水芹種植經驗已經讓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對于市場價格、品控的保證,他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模式,“水芹捂出芽,要把地里平整放上水。種下去后要保水一個星期,把水退去后,這樣才能讓水芹更好地扎根發芽。收成,備種、養田、下肥料,每道工序都要認真細致地完成。”
水芹,講究的是入口的鮮、嫩、脆,現摘現售。僅王金洲家的基地每天清理出售的水芹就有三千斤,當天就一售而空。“老王種植水芹的這地‘生土生金’,還帶動了村民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梅暢村黨總支書記劉斌表示。
在分揀大棚里,村民朱文花忙而有序地分揀打捆水芹。“現在每天可忙了,一天下來能捆個百八十斤,基本是不停手的。”朱文花手里的水芹,一捆大概八九兩,一天下來,所有的工人加在一起清理出來的量有三千斤左右。
梅暢村開展大規模水芹種植已有十幾年。正是靠著種植水芹,生活在這里的村民口袋慢慢鼓了起來。“我們村種水芹也有十幾年了,當時我們村地勢低、容易淹,種植傳統作物產量低,對水芹卻是剛剛好,而且水芹不用打藥,還能凈化水質。我們村現在種了100多畝,通過因地制宜拉動村集體經濟收益,拉動就業方便村民。”劉斌說。
每年秋季是梅暢村水芹大規模上市的時候,這時的水芹清脆香嫩,口感極佳,批發價喜人,平均批發價可達3塊錢一斤,高峰期的時候能達到5塊錢一斤。“每畝每季最起碼出5000斤,市場價格高的時候能賣出超一萬元的價格,一年總收入30萬左右。”王金洲滿意地說。
下一步,梅暢村將打造“電商共建+共售”的銷售模式,拓寬水芹銷售渠道,注冊綠色品牌,成立水芹合作社,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發展模式,將梅暢村打造成更具規模的特色水芹種植基地農業村。
隨便看看:
- [熱點]提前復牌!國泰君安換股合并海通證券預案出爐:將用新公司名,資
- [熱點]新華全媒+風光秀美產業興——廣西邊境鄉村走訪見聞
- [熱點]《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公開征求意見,多名在明律
- [熱點]中韓鹽城產業園經貿合作交流會將于11月29日在鹽城經開區開幕
- [熱點]倫敦中心BBC總部地標景觀新盤全球首發Savills第一太平
- [熱點]這個假期真浪漫!租輛公交辦婚禮!
- [熱點]瑞派寵物醫院輪值總裁胡文強:雙維度提升打造服務自信,共筑寵物
- [熱點]精心策劃和準備醉有創意同學聚會的“時光穿梭之旅”
- [熱點]CINNOResearch:短期需求回升面板價格接近止跌
- [熱點]2024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貴州分會場集中示范活動在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