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無奮斗,不青春”奮斗底色
鄉村振興使命光榮而艱巨,絕不是敲敲鑼、打打鼓、喊喊口號就能實現的,需要廣大年輕干部踔厲奮發,不懈努力,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用奮斗繪就青春底色,帶領人民群眾走上振興的康莊大道。
涵養“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俗話說,不進群眾門,哪知群眾事;不知群眾事,何解群眾憂。作為年輕干部,要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只有真正下基層、察民情,從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真正知曉群眾的需求。既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邁開步子,又要走到田間地頭、市場社區,深入群眾身邊,多接地氣,多沾泥土味道,親身體驗群眾的生產生活,切實感受群眾的喜怒哀樂。了解群眾的實際問題,還要善于分析問題背后的本質,把握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制定出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只有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小事”來干,把“大事”做細做實,才能做好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和暖心人。
堅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使命擔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近百年來,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也是每位干部的使命所在。使命擔當猶如入黨動機,只有在思想上、行動上樹立了擔當意識,才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恪守職責,迎難而上,才能離我們的目標愈來愈近,人民的生活才會愈來愈美好。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記于心、踐諾于行,真正把身子沉下去,用真抓實干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苦干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擦亮“無奮斗,不青春”奮斗底色。初來乍到,年輕干部劉驥因語言不通,與村民溝通有困難,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為了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于是她每日進村入戶,了解社情民意,宣傳政策,解決問題。不怕吃苦,耐心地動員群眾,順利完成了彝族村民移民安置項目,在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后,她逐漸獲得村民們的接受和信任,工作慢慢變得得心應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年輕干部要練就“鋼筋鐵骨”,挑起“最重”的擔子,啃掉“最硬”的骨頭,干好群眾想的事、盼的事。要發揚“一錘敲到底”的釘釘子精神,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一錘一錘”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要保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確保利民之事不翻篇,利民之力不斷源。(劉杰浩)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