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主播越穿越少,網絡監管得“醒醒”
深夜來臨,一些主播轉變畫風――從動作到語言,“擦邊”(衣著暴露、行為挑逗等低俗行為)的越來越多,尺度越來越大,有的主播時不時開個“黃腔”,有的主播充分展示傲人身材甚至內衣都一覽無余。(見12月15日《法治日報》)
在一些短視頻平臺,深夜是個魔幻的時段,普通人睡了、平臺人工巡檢的工作人員少了,于是“魑魅魍魎”都出來了。有的女主播濃妝艷抹、做著性感夸張的動作,在粉絲刷著“好喜歡,尺度再大一點”等評論的同時,不失時機地請求“哥哥們”“家人們”點贊打賞……
顯然,相關主播及其表演行為已經涉及“軟色情”。這方面,《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有詳細、明確的約束性規定。比如,網絡主播應擯棄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網絡主播應當保持良好聲屏形象,表演、服飾、妝容、語言、行為、肢體動作及畫面展示等要文明得體。特別是第十四條中規定的禁止行為就明確包括“服飾妝容、語言行為、直播間布景等展現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內容”。同時,我國網絡安全法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明確,平臺對于包含軟色情內容的信息要進行限流,或采取下架、刪除;如果平臺對此類信息不作為甚至放任,有可能被行政處罰,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79億人,其中青少年網民數量接近2億。包含軟色情內容的深夜直播或短視頻,對未成年人來說顯然是一種不小的誘惑甚至毒害。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都不能放任這種夜間主播在歧路上越走越起勁。
時下,在平臺等多方強監管之下,白天時段的失范直播行為越來越少,但深夜來臨,情況便不同了。這當中的重要原因是,夜間刷直播間的觀眾少了,監督舉報等也就少了,同時,平臺的人工巡檢等機制也到了“人困馬乏”的時候,這些都成了主播鉆空子的機會。
讓深夜直播間如白天一樣清朗,有賴于平臺統一監管標準和力度。作為“守門人”的平臺,既然白天能夠利用技防和人防等手段對失范直播做到有效發現并懲處,那么在深夜其實應該也能夠做到。此外,這也提示職能部門對平臺監管是否存在時段上冷熱不均的情況。事實上,某些失范直播結束后,視頻回放會長期掛在網上,如果平臺和監管部門足夠履職盡責,應該不難發現。
治病究根,對癥下藥。面對深夜軟色情直播多發的現象,相關方面要與時俱進、有針對性地進行無縫監督管理。比如,平臺要強化人手和技術配置,把深夜直播納入即時和事后重點監管范圍。職能部門的監管工作也應適應互聯網特征,在8小時之外加強對深夜即時直播行為及視頻回放的有效核查,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和規范。
近期,有些頭部短視頻平臺已經加強了對“直播健康分”的分級治理,倒逼主播規范自身行為、提供優質內容。維護、保證網絡空間的清朗環境,任何時候,監管都不能打瞌睡。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