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疆 這位兩度援非的“中國醫生”用超高技術贏得贊譽
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從2021年11月開始,中國(福建)第19批援塞內加爾醫療隊正式成立,來自閩東醫院的麻醉科醫生黃建斌,兩次請纓遠赴塞內加爾執行援外醫療任務。
黃建斌醫生所在的迪亞姆尼亞久兒童醫院是塞內加爾最大的一所兒童綜合醫院。這里醫療設備匱乏,醫務人員短缺。面對一些急難險重的手術,黃建斌和同事總是沖在最前面。
曾經有一名體重僅1.5公斤的早產兒,出生時呼吸困難,進食即發生嘔吐,經過檢查診斷為“先天性食管閉鎖”,需要緊急手術治療。但是,術中所需的麻醉技術、設備和藥品,醫院都無法提供。通過明確診斷X光片,并經過全面評估后,黃建斌醫生選擇了氣管插管通氣下全身麻醉的方案。
第19批援塞內加爾醫療隊隊員 黃建斌:雖然說這種麻醉方式操作上時間會有點長,但這種麻醉方式最明顯的優勢是恢復得快,對肌體功能影響最小。
手術開始,憑借多年麻醉科的工作經驗,黃建斌醫生成功置入氣管導管連接麻醉機,順利實施骶管神經阻滯麻醉,整個手術過程歷時約90分鐘。手術結束后5分鐘,患兒呼吸、循環穩定,中國醫生出色的醫療技術,贏得了現場醫務人員和家屬的由衷感謝。
在另一次緊急手術中,黃建斌遇到一名患兒誤吸入異物堵塞氣道的危險情況,他果斷利用麻醉可視喉鏡。不到10秒,硬質氣管鏡順利進入氣道,隨后的取異物操作十分順利,患兒成功獲救。
塞內加爾迪亞姆尼亞久兒童醫院副院長 瑪哈瑪杜?法達爾?恩迪亞耶:中國醫療隊多次向我院捐贈醫用耗材、藥品和醫療器械,包含眼科、耳鼻喉科、檢驗科以及其他科室所需的藥械。我們希望繼續加強和醫療隊的交流合作,希望未來在人員培訓和學術交流方面能有更多成果。
據統計,援助塞內加爾兩年來,中國醫療隊累計門診接診患者超過1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巡診超過3000人次。
第19批援塞內加爾醫療隊隊長 吳啟明:援塞兩年來,我們以推進中非對口醫院合作項目為契機,組織開展巡診、義診活動,向塞方醫護人員傳授新醫療技術20項,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全體隊員被塞內加爾政府授予國家雄獅勛章。接下來我們將把接力棒傳遞好,持續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人民,為增進中塞友誼作出新的貢獻。
點贊中國醫生 感謝光明天使
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也是廣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組織“光明行”援外醫療隊,遠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播撒光明10周年,他們曾16次遠赴南太平洋、非洲等地開展“光明行”義診。接下來去看這支被譽為“光明天使”的援外醫療隊的故事。
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緯度低,日照強,白內障高發,但醫療資源有限,許多患者得不到及時醫治。科布爾是一名78歲的患者,因為白內障失明近15年,中國醫生的到來讓他重見了光明。
斐濟患者 科布爾:我的父親也是一名白內障患者,因為白內障失明多年,他在沖涼房因為看不見,不小心滑倒導致去世,我很幸運中國醫生為我做了手術。
十年間,援外醫療隊光明行服務門診患者超3000人,手術近800臺,捐贈多批醫療藥械,并開展科普和醫護培訓。憑借高超的技術和溫暖的服務,醫療隊所到之處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
從“輸血式”援助轉向可持續“造血式”合作。醫療隊還承建“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為當地建設現代化高水平眼科醫院并培訓醫護人員。2023年11月,首批中馬眼科中心來中國進修學習的醫務人員已順利結業。
(總臺央視記者 李斌 志濤 冰冰 廣州臺)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