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戰場丨美國再次升級出口管制限制中國企業獲取AI芯片
近日,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控。
美國當地時間3月2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公布了一份出口管制政策修訂的預覽版文件,再次升級了對華芯片出口限制。
文件共有166頁,密密麻麻的專業規則之間,都是對之前政策的“查漏補缺”和“圍追堵截”,旨在讓中國更難獲得高算力的AI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而修訂后的法規,也將進一步擴大了對中國的限制范圍,最終版的規則將在4月4日正式發布并執行。
繼續擴大管制范圍
整體而言,修訂的新規詳細描述了受到出口限制的先進計算芯片、超級計算應用以及必需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主要是對特定技術參數的定義、管制適用的目的地和條件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和說明。
這些更新說明非常詳細,還包括了BIS對于業界提問的回復,涉及產業鏈環節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產品方面,在阻止 Nvidia 、AMD等公司的最先進AI芯片運往中國之外,最新的調整還顯示,這些限制也適用于采用這些芯片的筆記本電腦。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不論對于PC還是現在火熱的AI PC影響不大,新規的目標還是聚焦在最高端的GPU等AI芯片上。
又比如,在設備相關方面,BIS正在向相關條例控制中添加極紫外線掩模及其相關軟件和技術,這些之前排除在控制之外。BIS認為,EUV掩模對于光刻非常必要,光刻是先進節點集成電路生產的關鍵技術。
對于管制區域方面,對中國澳門等地銷售半導體產品的限制措施也進行了調整。在許可證要求上也有更新,引入了使用某些許可證例外時必須通知BIS的新要求。
同時,新規還表示美國將強化和盟友的合作,通過共同實施和遵守這些新的技術管制措施,以保持對一些敏感技術的保護。
此外,規則還提到了在此期間已將300多個實體添加到實體名單中。從中也能看到,美國進一步利用長臂管轄,欲聯合其聯盟國家加強對敏感技術出口的管控,來限制中國等國家的尖端產業發展。
半導體格局變動
就在新規發布前一天的3月28日,BIS還進行了2024年出口管制和政策更新會議。
BIS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上談道,對于中國市場,2022年10月,BIS就開始對關鍵類型的關鍵和新興技術實施全面、戰略性、全國性的控制。這些技術包括高端計算芯片,以及生產高端芯片所必需的半導體制造設備。隨后在2023年10月對這些控制進行了細化和擴展,并且BIS還在評估它們的影響和有效性,且計劃定期審視。
因此,此次新規限制的再次升級,也是近幾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打壓的延續策略。這次的調整,就是在去年10月新規版本上的進一步修訂。
回顧來看,從2019年開始,到2024年,美國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制裁措施從未停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核心的措施數量在20條左右,尤其是2022年以來,從《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到出口管制的次次調整,都是成體系的輸出壓力。
可以預見,接下來還會有新的限制措施。對此,近年來中國企業也一直在囤積GPU、突圍AI芯片。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內產業能夠進行應對,但是從中長期的影響是加劇的。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美國決定加強對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的出口管制,這是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技術競爭的一部分,可能會影響全球半導體行業。預計未來幾年商業半導體市場將達到數千億美元,對于從電信到汽車制造等眾多行業至關重要。由于嚴重依賴進口技術,特別是來自美國的技術,中國一直在半導體行業進行大量投資,以實現自給自足。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