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x2B;果園x2B;菜園x2B;中草藥園xA0;滬郊漕涇“小四園”建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金山區漕涇鎮金光村金綠生態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迎來一批又一批的采摘觀光客。合作社負責人周波坦言:“每年我都會開放草莓采摘,但是今年游客比往年多了,我想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門口的環境變好了吧。”
周波的合作社基地位于S4-朱漕路西側的高架橋北面,進出都靠一條小路。路口就在S4-朱漕路西側的高架橋正下方,行人和車輛較多,久而久之便有垃圾堆積、雜草叢生,臟亂的環境讓人望而卻步。今年年初,金光村黨總支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對S4-朱漕路西側公共區域分步開展整治,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將原有堆積的垃圾清理掉,再組織志愿者將雜草去除,土地翻新,隨后還根據土地位置和面積,安排種植各類植物,打造形成一處集食用和可觀賞相輔相成的風景點。不但使得附近的村民愿意來此駐足了,整潔的環境還直接吸引了成批的采摘觀光客。據金光村黨總支書記張紅介紹,S4-朱漕路西側的高架橋的清理只是一個開始,村里還將結合“潔美鄉村”建設,引導村民將宅前屋后的空地種上蔬菜、瓜果、鮮花以及中草藥,打造屬于漕涇百姓自己的屋前“小四園”。全力推進農戶宅前屋后深化整治和村域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工作。
近年來,金山區漕涇鎮結合自身地域特色,引導農戶合理利用宅前屋后閑置土地,在原有“小三園”基礎上種植兼具生態美學及經濟價值的中藥材,如菊花、艾草、紫蘇、薄荷等,形成“菜藥同園”模式,推進“小四園”建設,形成3+1>4的結果。“扮靚”美麗鄉村,除了上述提到的金光村之外,全鎮9個自然村皆根據自身不同的地域特色推進“小四園”建設,目前共打造美觀實用“小四園”1307戶。其中,漕涇鎮海涯村在推進“小四園”建設時,發現村民對于種植蔬菜的需求十分強烈,但是隨意搭建自由發揮的小菜園不美觀,影響村落整體形象。秉承著“堵”不如“疏”的原則,海涯村結合自身封閉型、精致型小區的特點。以“海涯一區”作為試點,由村委會統一規劃,在保證村民原本種植需求的情況下安裝上圍欄,將原本村民“私設”的土地“合法化”,形成一整個整齊劃一的整潔形態。并且,為了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整治成果,村里還專門開設了一個農業垃圾臨時投放點,有專人統一收集和處理。這樣一來,不僅保住了老百姓的“小四園”,還將原本臟亂差的環境一掃而空。
而身處漕涇郊野公園核心區域的水庫村,因為中草藥園科普館就地處水庫村內,是全鎮第一批打造“小四園”的村居,早在去年7月就開始了“小四園”的建設,先后在何家宅、張家宅、沈家埭、楊家宅四處種植了薄荷、紫蘇、藿香等十幾種藥材,共惠及農戶50余戶。
清運垃圾、翻新公共區域、免費發放中草藥種……作為全社會動員、全區域整治開展的“潔美鄉村”建設工作其中的一環,“小四園”推進建設以小見大,將漕涇從區域環境治理“一體化”推向共建共治共享“一盤棋”,把“綠色盆景”變為“綠色風景”,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環境變化帶來的實處,讓老百姓進一步獲得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