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踏出堅實一步
新華社上海電(記者 許東遠)《上海市體育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上海市體育領域第一部綜合性、基礎性的地方性法規,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頒布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提升上海市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上海市新時代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上海市體育局規劃產業處處長余詩平介紹,2023年1月,全面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以下簡稱《體育法》)正式實施,《條例》的頒布實施是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體育法》的重要體現,同時又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和特色,做了提煉和補充。
《條例》共12章69條,內容明確落實全民健身戰略,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深挖產業價值,加快推進都市特色體育產業體系建設;聚焦社會關注,優化體育市場監管模式。
“金角銀邊”躍升為健身場,AED為運動保駕護航
《條例》第五十三條指明,在確保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高架橋下空間、閑置地、樓頂空間等場地資源,暫不變更土地性質或者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建設公共體育設施。
在高架橋下改造的運動空間里,打籃球、踢足球、跑步……2020年,上海市長寧區政府啟動中環立交橋下空間更新,引進洛克體育品牌,挖掘空間潛力,提升環境景觀品質,將荒廢土地轉變成集運動、休閑、科普為一體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金角銀邊”變身運動場也曾困難重重,上海市長寧區北新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范層峰介紹,高架橋下之前是管理的難點,既有市政用地,也有綠化用地,經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泛征求意見,最終列入城市更新項目,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羅培新表示,市民健身需求與體育場地設施供給之間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直很突出。隨著《條例》的實施,相信這部上海體育領域的基本法,必將對上海市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全民健身氛圍的養成,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此次《條例》還規定,公共體育場館、經營性體育設施應當加強急救安全保障,配備必要的急救器械、藥品和具備急救技能的工作人員。公共體育場館應當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鼓勵有條件的經營性體育設施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
“初步統計AED目前在公共體育場館配備率在70%,《條例》實施后,會逐步實現全覆蓋?!鄙虾J畜w育場館設施管理中心主任陳慧表示,“我們首先要解決從‘0’到‘1’的問題,下一步AED設備的配備數量,我們會更好地標注出來。同時,在人員急救知識培訓、配備的覆蓋率方面,繼續提升?!?/p>
學生體育課、體育鍛煉有了“保護圈”
《條例》規定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開展多樣化、高質量的體育項目,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中小學校應當幫助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掌握至少兩項運動技能;學校應當將在校內開展的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相銜接,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倡導學生每天參加校外體育鍛煉一小時,家庭、學校應當創造條件予以支持和保障。
“體育課不僅要達到時間要求,更要有質量和內容?!鄙虾J袟钐嶒瀸W校校長萬葉華介紹了學校的情況,“體育課每周有五節,還有兩節體育活動類課程,包括本校特色的乒乓球項目,此外還有羽毛球、跳梯、籃球等項目供選擇。”
“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不能僅僅是“嘴上的同意”,更要轉換為“腿上的行動”。 上海市體育局規劃產業(法規)處副處長俞劍表示,《條例》頒布后的落地實施,還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協作?!稐l例》中第六十八條也規定,體育等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未依法履行相關管理職責,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給體育預付費問題戴上“緊箍咒”
近年來,健身行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消費者預付后服務難以兌現的現象。面對這一難題,《條例》規定,體育健身行業經營者以預收費方式開展經營活動的,應當在經營服務場所、網絡經營頁面的顯著位置公示體育健身服務項目內容、收費標準、經營場地租賃期限等信息,并以書面形式告知消費者預收資金用途和管理方式、余額查詢渠道、退費辦法等內容,提示預付費風險。
“后續我們還會推出更多的實施細則確?!稐l例》的有效實施?!庇釀娬{,“上海市體育局會結合健身行業自身情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引導健身行業可持續發展?!?/p>
“引導整個行業,從重銷售向重服務轉型,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上海市健身健美協會秘書長孫崇表示,協會會根據《條例》規定,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者和從業人員行為,推動經營模式轉型升級,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