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消費新需求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型消費區別于傳統消費,主要體現在消費對生產的反饋機制,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有利于生產過程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使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我國居民消費已從量的滿足轉向質的提升,消費規模增長、結構升級。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消費品升級換代提出了要求,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品升級換代具備了新型消費的主要特征,這不僅有利于深挖消費業態、拓展消費場景,也使消費成為優化供給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新型消費更加注重消費者與生產者互動,消費和生產在相互促進中實現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新型消費區別于傳統消費,主要體現在消費對生產的反饋機制,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有利于生產過程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使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以汽車和家電為例,傳統消費下汽車和家電僅僅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偏好和需求,而隨著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深度應用,加載了智能化、網絡化的汽車和家電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還能將消費者行為、偏好反饋給生產者,促進生產端產品與服務持續更新,在及時攝取消費者信息的基礎上不斷完成產品與服務的持續迭代,使得更大范圍上生產力形態和質態不斷變遷和躍升,從而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新型消費更加側重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深度應用,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不斷滲透、密集活躍,科技創新的量級、能級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牽引力、融合力和驅動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新型消費也是“三新”的代表之一。一方面,新型消費使得消費形態、消費模式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傳統消費邊界拓展、消費形態更加豐富,家電、汽車、家裝等產品硬件價值不斷下降,而衍生的服務卻更加豐富,價值更高;另一方面,新型消費使新的消費形態和消費模式產業化、規模化。新型消費不僅延伸了產業鏈,也衍生出新的產業,促進了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促進產品迭代升級創新。
新型消費加快重構新型生產關系,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基礎。新型消費融合數字化、智能化和場景化特征,線上線下融合所構建的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業加快了供需匹配,提高了消費者體驗,為滿足消費需求越來越倚重產品服務的品牌品質,這有利于打通束縛新型消費發展的堵點卡點,讓消費品在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中滿足多樣化需求。從長期來看,隨著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加速布局,數據逐漸納入生產要素,必將為供需匹配、場景創造提供更多便利,新型消費品的迭代和創新功能也將充分發展。面對新型消費時代的到來,疏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讓要素增值,讓消費者獲益,將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張鵬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