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讓社區食堂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網絡 時間:2024-06-03 09:29 點擊:
導讀:

  近年來,各地探索興建了一批社區食堂。原本是為解決社區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后來因其“性價比高、食品安全有保障、口味不錯”,不僅吸引了老年人,一些上班的年輕人、社區居民也前來就餐。

  不過,相對便宜的價格,也導致部分社區食堂在收支平衡上出現較大困難。近段時間,本報收到不少讀者來信,針對社區食堂發展提出意見建議。山東濰坊市一位讀者表示:“家里老人年紀大了,做飯不方便,希望社區能開設老年食堂,方便老年人就餐。”一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最近社區老年食堂停止經營,居民用餐不便,希望盡快開放。”

  社區食堂現狀如何?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赴江蘇、廣東、重慶等地采訪。

  老年人做飯不方便,社區食堂解決大問題

  上午11點,記者來到江蘇張家港市塘橋鎮花園村老年食堂。紅燒獅子頭、青椒水面筋肉絲、炒芹菜……各式菜品冒著熱氣,看起來十分可口。此時,門口已經排起了隊,老人們都趕早來吃午飯。說起老年食堂的由來,花園村黨委書記錢再飛打開了話匣子。

  那是2022年“七一”前夕,錢再飛像往年一樣到90歲的老黨員朱順寶家中慰問。兩人聊得興起,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女兒上班回不來,朱順寶要自己準備午飯。

  “我看著老人家顫顫巍巍拖著把椅子進了廚房,扶著椅子、佝僂著身子,動作緩慢地準備午飯,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錢再飛說,“誰家沒老人?誰不是為人子女?如果換作是自己父母,吃頓飯這么辛苦,我心里過不去。”在他的積極推動下,花園村老年食堂很快建成開業,解決了周邊老年人的吃飯問題。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近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1%。民政部2022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已超過一半,部分大城市和農村地區,這一比例甚至超過70%。民以食為天,年紀大了做飯不方便,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獨居老人等日常吃飯難的現象較為普遍。

  重慶渝中區七星崗街道金湯街社區老年食堂負責人張莉退休前一直在社區工作,對老人“吃飯難”問題深有體會:“有的老人做飯不方便,做一餐面條能吃三頓。還有的吃飯不規律,餓了就隨便吃點。有位老婆婆生病了沒人照顧,每天就喝黑芝麻糊。”

  在民政部門、街道社區的大力支持下,金湯街社區老年食堂很快就辦起來。“每天準備豐富的菜品供老人挑選,三葷三素一湯會員價只收10元,重慶人愛吃的小面只要3元。”張莉說,為照顧行動不方便的高齡老人,食堂還提供送餐服務,“送餐費收3元錢,我們找低齡的、經濟困難的老人來做送餐員,送餐費全部給他們,幫助他們增加收入。”

  社區老年食堂很快就成了周邊老人每天必到的“打卡”地,每日客流量接近300人次。老人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絕于耳。“周邊社區的老年人也慕名而來。有一位近90歲的老婆婆,去過好多家養老院,每月8000多元的養老院也住過,都不滿意,最后還是回家住。鄰居把她帶到我們食堂,剛坐下她就哭了,說‘政府解決了我們老年人吃飯的大問題’。”張莉說,她辦食堂不是為掙錢,“而是為了讓老年人能夠有尊嚴地過好晚年生活。”

  為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都積極推動老年助餐服務發展。2023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探索發展社區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2023年10月,民政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完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點等老年助餐服務設施配置,優化功能布局,將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納入城市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促進服務便利可及。

  目前大部分社區食堂仍離不開財政支持

  有了政策的加持,各地建設步伐紛紛提速,社區食堂發展進入快車道。不過,也出現一些問題。

  今年初,有關“社區食堂倒閉”的話題一度成為新聞,“有些食堂開業不足兩個月即關門,上百位老人預付卡無法退款”。部分社區食堂運營和服務效果不理想,多地出現社區食堂停止經營的情況。

  “如果對餐飲行業不熟悉,或者只是為掙錢,不建議進入這個行業。”一位社區食堂負責人表示,他自己經營一家還算成功的連鎖餐飲企業,因為想做公益回報社會,與社區合作在現有餐飲店里增加了社區食堂業務。“雖然社區幫忙減免了部分房租,還經常組織活動幫助引流,但社區食堂還是虧損。”該負責人說。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社區食堂的建設、運營、服務背后都離不開財政的支持和輸血,有的是減免房租,有的是政府購買服務,還有的是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或者定期發放運營補貼。記者采訪的多家社區食堂,絕大多數使用的都是閑置房產,要么免收租金,要么只象征性收點租金。如某縣一家與餐飲企業合作開辦的社區食堂,使用的是物業用房,享受兩年免租,而市場上同地段、同面積房屋年租金大約是4萬元。

  “目前,建設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場地是最大的‘痛點’,也是最直接的政策發力點。”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戰略規劃研究室副主任關博表示,提供場地設施支持能夠切實減輕經營者的成本壓力,從而有助于降低餐食價格,確保普惠公益性質。

  除了房租,人工費用也是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媒體報道了河北保定市一家社區食堂,招聘了4名廚師,每月人工成本2萬元左右,但每天來就餐的只有30多人,每月總營收還不足以支付人工成本,只能暫停營業。

  一邊是較低的價格,一邊是人工、水電氣等固定成本支出,社區食堂要實現收支平衡,往往需要財政補貼。一些社區食堂經營者努力通過商業運營實現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思路就是打造“網紅餐廳”,吸引更多客流量。

  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圓桌和折疊椅、復古的暖水瓶和印花玻璃杯、墻上刷著“為人民做好飯”的標語……重慶市江北區華新街街道大興社區食堂負責人王利將經營的社區食堂打造成網上知名的“打卡地”,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目光。“社區食堂做自助餐,靠的就是人多量大、薄利多銷。街道社區幫忙做推廣營銷,客流量大了,盈利自然上去了。”王利說,有了盈利作保證,社區食堂就能一直經營下去,“看著老人每天高興地來、高興地走,心里還是挺感動的。”

  利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

  福保街道益田社區是廣東深圳市福田區早期建成的一處超大型住宅小區,約有3萬多居民,其中常住老年人口占比約18%。“我們小區也要搞一個社區食堂。”在居民議事會上,不少居民提議。

  很快,由民政部門牽頭,整合物業場地資源,凝聚社區黨委、物業公司、業委會、老年人協會等多方力量,引入一家專業餐飲管理公司作為社區食堂建設方和運營方,益田社區數字健康食堂開業運營。

  社區食堂建在哪里、需要哪些設施、采取哪種運營模式,都是居民們商議的結果。在居民議事會上,征集到關于社區食堂建設的意見建議100多條,益田社區食堂的桌椅板凳、櫥窗燈具等選購方案,都聽取了居民的意見建議。比如社區食堂選址在二樓,采光、通風條件較好,但是老年人上樓不方便。在居民建議下,特意加裝了一部電梯。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辦。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地方都選擇與餐飲管理公司合作開辦社區食堂,利用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服務、保證質量。有的餐飲管理公司在多個省份開展了社區食堂業務,將先進經驗與本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助推社區食堂更加便民、惠民、利民。

  江蘇蘇州市姑蘇區是人口繁盛的老城區,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30%。目前,姑蘇區絕大部分社區老年食堂都由姑蘇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開設了13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每家中心都配有售餐窗口、用餐區、廚房等場地設施,并向社會開放,同時還為15家日間照料點提供配餐服務,平均每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每天提供超2000人次的老年助餐服務。

  據公司總經理江政介紹,公司的老年助餐服務收支基本持平,主要盈利點其實在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服務。江政坦言,老年助餐服務是作為打響口碑、打造品牌的引流項目,“每位老人只需充值成為會員,就可以享受每餐減免2元的優惠,同時還能以優惠價格享受各種養老服務包,比如送餐服務、家政清掃、保健康復等。公司有了盈利模式,就能持續運營下去。”

  “社區食堂不管是跟誰合作,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盈利點反哺老年助餐服務。”江蘇蘇州市吳江區民政局副局長王志萍說,引入第三方主體時要注意當地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飲食特點、養老產業基礎等要素,主動培養老年人的消費觀念,讓他們對各種養老服務逐漸認識、接受,形成良好的養老服務生態,推動養老服務更符合老年人需求。

  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

  臨近中午,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食堂500多平方米的店里坐得滿滿當當,其中既有白發蒼蒼的老年人,也有周邊工作的年輕人。“基本套餐10元,60歲以上特困老人只需付2元;自助套餐18元,20余種菜品,60歲以上老人15元”,優惠的價格、豐富的菜品、新鮮的食材,一年多來,這里已經成了周邊聞名的“網紅餐廳”。

  作為老年助餐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食堂兼具公益性與商業性,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要看在堅持公益性的基礎上能否實現盈利。

  在重慶,社區食堂的合作模式多種多樣,有與餐飲企業合作的、有物業經營的、有社區養老服務站開辦的,在農村還有村社食堂、趕集食堂、村集體經濟食堂等多種模式。“我們支持采用多樣化的運營模式,為老年人提供訂餐、就餐、送餐等便捷服務。”重慶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提供長期穩定的供餐服務外,部分社區食堂還延伸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把食堂變成了老年活動場所,“老年人享受到更優惠、更貼心的養老服務,社區食堂又有了盈利收入,實現了雙贏。”

  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奐平清看來,老年助餐服務要把公益屬性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在堅持有償服務的前提下,不斷增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普惠性。同時,還要積極創新老年助餐的組織形式、服務模式、運營機制等,積極探索各具特色、方便有效的服務方式,努力把現有的服務資源、設施場地、物流網絡、信息平臺充分利用起來。

  “單純依靠社會化餐飲和配送服務并不能全面解決居家老人的吃飯問題,需要在關鍵環節予以政策扶持和保障,積極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普惠經濟的助餐服務。”關博表示,老年助餐服務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既要挖掘社會化餐飲市場、養老服務機構和其他有助餐服務提供能力的經營主體力量來擴大養老助餐服務供給水平,同時也要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服務的普惠性。”

  江蘇蘇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羅林則認為,有關部門應調整角色,著重做好政策引導、保障服務以及監督管理工作,“政府不要自己‘下場’經營社區食堂,要把主動權交給第三方主體,由市場來評判,老年人會用腳投票。”

  “老年人吃飯的事不僅要辦,而且要辦好。”深圳市福田區民政局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科科長趙兵偉說,社區食堂也應注重健康飲食,利用大數據等手段提供營養搭配科學的普惠性助餐服務,精準把握居民需求,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胡小武表示:“應當鼓勵專業化的社會機構或市場機構來運營社區食堂,利用社會組織監督社區食堂,以專業化、公益化的方式,解決好老年人的吃飯問題。”

  “社區食堂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還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深圳市讀者袁文良說,“建設社區食堂首先要做科學的評估和規劃,系統規劃、穩妥推進,真正把社區食堂這件民生實事辦好辦實。”

  (本報記者王偉健、劉新吾參與采寫)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www126mk.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精品福利vip5号房|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网2019| 工作女郎在线看|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官网8|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性另类高清极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亚洲欧美日本a∨在线观看|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riav视频国产在线看| 老妇bbwbbw视频| 欧式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777me| 国产一进一出视频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chinesestockings国产| 色多多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免费看|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看一级做a爰片久久|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永久看日本大片免费35分钟|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日本免费www|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色偷偷www8888|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 草草影院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999这里只有精品|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h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三年片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