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開放潮頭,“試驗田”建成“高產田”
◎本報記者
6月3日,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實驗室里,科研人員銳意進取,努力攀登“科創高峰”;而在青島港前灣港區,舟車穿梭,全自動化碼頭源源不斷輸出“中國制造”……
這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以下簡稱“青島自貿片區”)普通的一天,也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開發開放十年來一幕幕生動的截面。
2019年8月,國務院批復設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實施范圍全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掛牌運行近五年來,青島自貿片區“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改革創新碩果累累,產業發展節節攀升,穩居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一梯隊。
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
當天遞交申請材料,當天退稅就到賬,青島菲爾斯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財務部負責人江羽直呼“沒想到”。
原來,該公司計劃將一批試驗平板硫化機從威海港裝船,運往青島港進行中轉。“以前,貨物從青島港實際離境后才能辦理退稅,退稅周期一般在25天到30天。”江羽告訴記者,如今情況大不一樣。得益于青島自貿片區協同海關、稅務、港口等單位推出的啟運港退稅政策,出口貨物一經確認離開了啟運港,即可辦理退稅手續。
“這一政策大大縮短了出口企業的退稅周期,加速了企業資金周轉。”青島自貿片區航運物流部業務主任劉嘉琪介紹說,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已有859家出口企業受益,涉及出口貨值達136.76億元。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體系的核心。掛牌運行近五年來,青島自貿片區以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推動外貿外資提質增量,實現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速21.1%。
推動創新成果應用
近日,青島潤生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一批總計30.4萬美元的橡膠貨物,存入了青島自貿片區大宗商品數字倉庫。不久后,經由存貨人提出質押申請,一筆質押放款成功落袋。這得益于青島自貿片區創新推出的動產質押融資業務。
青島自貿片區產業促進部國際招商辦主任杜威介紹,該片區依托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優勢,綜合運用AI、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推出基于數字倉庫、可信倉單的動產質押融資業務,實現倉儲、貿易、金融與監管的協同創新。
記者在青島自貿片區大宗商品數字倉庫看到,四周的墻壁布設著數個攝像頭,上千噸貨物整齊有序地碼放在數字倉位上。中控室的大屏實時顯示倉庫畫面,隨機點擊某一貨位,其倉單編號、貨主單位、產地等基礎信息全部清晰地顯示出來。
“數字倉庫在保障倉儲平安的同時,形成了質押貨物全流程監管存證的閉環。”杜威進一步解釋道,大宗商品進入數字倉庫后,布設的AI攝像頭會對貨物進行整體掃描,出具最終數量和貨物信息,并形成數字倉單。銀行在線上核驗貨物無誤后,1個工作日左右就能為客戶辦理放款,這一流程可為企業降低3%―6%的年化融資成本。
“試驗田”的辛勤耕耘,讓一批批制度創新的果實落地生根。青島自貿片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隋斌表示,片區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迄今累計推出30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7項成果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值得一提的是,“動產質押融資業務模式”獲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
瞄準高端聚鏈共贏
2023年6月,商務部發布《自貿試驗區重點工作清單(2023―2025年)》明確指出,青島自貿片區要推進實施“打造基因技術未來產業新高地”“推進海洋生物基因測序”等重點工作。
“目前,青島自貿片區已集聚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青島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正在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基因科技新平臺。”青島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中德生態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莉說。
作為青島自貿片區千種海洋生物基因測序項目承接單位,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需要進口生物樣本。按照常規的進口流程,生物樣本進口一批需申請一次,手續多、時間長,而生物樣本在時間、溫度、濕度方面都有嚴格要求,不能在港口長時間滯留。
“青島自貿片區首創的生物樣本進口‘清單式’監管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范廣益告訴記者,生物樣本進口由原來的逐批申請調整為按年度集中申請、一次審批、分次核銷。此舉不僅惠及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也為整個基因科技行業打通了樣本進口快捷通道。
把“試驗田”建成“高產田”,青島自貿片區從企業痛點、行業堵點、監管難點出發,推動制度創新與優勢產業更好結合,瞄準創新鏈前沿、產業鏈高端發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制度創新要服務于區域主導產業,更要賦能主導產業。”高善武表示,片區將圍繞現代海洋、先進智造、基因科技等特色產業,不斷招大引強,全力構建大開放格局、大產業園區、大創新載體、大輻射中心、大口岸模式、大服務體系,加快打造更高能級開放平臺。
(記者滕繼濮 王健高 宋迎迎 實習記者李詔宇)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