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
本報記者 郭冀川
6月4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制定發布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初步構建,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點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銜接取得積極進展。
到2030年,碳足跡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制定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覆蓋范圍廣、數據質量高、國際影響力強的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基本建成,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產品碳足跡應用環境持續優化拓展。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因子數據庫與碳標識認證制度逐步與國際接軌,實質性參與產品碳足跡國際規則制定。
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例如,塑料袋的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資源,使用塑料袋會增加碳足跡;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能進行加熱,不需要使用傳統能源,能夠減少碳排放,使用太陽能熱水器能夠減少碳足跡。
遼寧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碳足跡反映了自然人或者企業、組織等的“碳耗用量”,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是深入推進碳減排的重要舉措,有助于轉變生產生活方式。隨著我國在碳足跡的核算、評價、認證等方面逐漸建立起規則標準,將推動碳足跡的應用場景落地,以及碳足跡的國際銜接與互認。
《實施方案》提出,豐富拓展推廣應用場景。適時將產品碳足跡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鼓勵政府和國有企業加大碳足跡較低產品的采購和推廣應用力度。以電子產品、家用電器、裝飾裝修材料和汽車等消費品為重點,有序推進產品碳標識在消費品領域的推廣應用,引導商場和電商平臺等企業主動展示產品碳標識,鼓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低碳產品。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將帶動鋼鐵、建材、交通等能耗和碳排放大戶綠色低碳轉型,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將刺激對于綠色技術設備和服務的需求,進而帶動綠色金融、綠色低碳咨詢評級、綠色低碳設備等產業發展。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實施方案》強調,鼓勵融資主體高效、準確、及時核算產品碳足跡,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核算融資項目碳排放,為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服務提供必要信息。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基于碳足跡信息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投資機構和評級機構將產品碳足跡納入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及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
在吳琦看來,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使得企業碳排放可計量、可監測、可驗證,有利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全面、準確、完整地了解企業和產品的碳排放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難題,進而推動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促進綠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可以加速相關產業的轉型和發展,同時也可以借助金融市場更好地支持綠色經濟的發展。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機構通過建立碳足跡管理的評估體系,可以對企業和項目的碳排放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提供相應的貸款支持,這樣可以促進企業和項目的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
隨便看看:
- [資訊]一季度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5%
- [資訊]市場監管總局抽查:羽絨服等19種網售產品不合格率為16.9%
- [資訊]五一檔總票房破15億 “前三名”沒變過
- [資訊]中山公園又辦音樂會啦!還有特色旅游大巴、徒步微旅行讓你“愛上
- [資訊]北影節“天壇獎”十大獎項揭曉 張藝謀獲終身成就獎
- [資訊]去哪玩?玩什么?“五一”出游大數據熱詞新鮮“出爐”
- [資訊]湖南云臺山茶旅集團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以低價游之名拉人投資
- [資訊]香港特區政府歡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肯定香港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 [資訊]警方回應女子街頭鐵鏈牽男子爬行抽打直播:目前正在調查處理
- [資訊]補上糧食產地烘干機械化短板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