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倡議:全行業學習《醫師規》
中華中醫藥學會日前向全行業發出倡議書,號召中醫藥科技工作者認真學習《醫師規》,加深對中醫藥倫理道德、醫療行為規范等方面的認識,恪守醫德,不斷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共同推動中醫藥事業繁榮發展。
《醫師規》中倡導中醫藥科技工作者要堅持“誠”“凈”“嚴”“精”4條核心準則,每條準則分為“必須”“應當”“不準”3個層次,共12項。
該倡議發出后在行業內掀起學習熱潮。中華中醫藥學會發文指出,國醫大師孫光榮首倡“中和思想?中和辨證?中和組方”,為中醫藥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孫光榮強調中醫人才培養要“首重德行”,并于2007年為其弟子們制定《醫師規》,以期踐行“大醫精誠”精神,在實踐中產生了積極效果。《醫師規》所蘊含的豐富中醫學理念、原則、方法,尤對中醫行業之倫理現狀極具針對性、可操作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評價說:“《醫師規》是新時代的‘大醫精誠’,應當在業內推廣學習并踐行之。”
孫光榮在接受《中國中醫藥報》采訪時說,“大醫精誠”是中醫藥學傳統的核心價值,宣傳《醫師規》就是要將“大醫精誠”的中醫醫德傳承到全國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生產機構和全體中醫人。倡議踐行《醫師規》,是尊重中醫藥人才,贏得患者群體信任,進一步改進、改善中醫藥行業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立新規、樹新風、展新貌,我們相信中醫藥行業將更加風清氣正。
《經濟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指出,中華中醫藥學會大力推廣《醫師規》,努力塑造醫德高尚、醫風嚴謹、醫術精湛的行業風范,對于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醫德醫風代表了醫療衛生行業的形象,是群眾衡量醫療衛生工作的最直觀標尺。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需要細化規矩,明確行業和領域的“紅線”、高壓線,構建傳承良好醫德醫風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遏制不良現象的發生。面對范圍更廣、層次更高的全民健康需求,廣大醫務人員務必上好醫德醫風這堂必修課,加強自我修養,以德立身、以德立醫,樹立“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良好形象,從而更好詮釋大醫精誠的內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