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準備好了嗎
遼寧:提升供熱質量
連日來,遼寧省各市紛紛啟動供熱系統試運行,各供熱企業管網開始帶壓運行。
10月22日,記者走進沈陽渾南熱力公司2號熱源廠,看到公司已進入冷態試運行,現已經具備熱態運行的條件。該企業今年剛完成與另外兩家熱源企業的管網互聯互通工程。公司副總經理趙維佳介紹,從試運行回傳的數據看,目前整個供熱系統運行良好。供熱“一張網”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區域供熱保障和調控能力。
為高質量做好供熱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遼寧省加快推進老舊管網和供熱設施維修改造。針對上一供熱期暴露出的問題短板,遼寧省住建廳組織各市制訂整改方案和任務清單,按計劃解決熱源設施不穩定、換熱站設備老化、立杠維修維護不及時等問題。今年全省計劃改造供熱老舊管網1500公里。
沈陽市供熱季從11月1日開啟,同時開展“萬家燈火、溫暖有我”活動,暢通供熱報修、訴求渠道;完善運行調度、督查督辦、故障處理、訴求辦理、宣傳引導、約談提醒6個監督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水平,保障供熱質量,提高群眾的“溫暖指數”。在供熱期內,大連市要求全力抓好運行監管,每4小時分析投訴、輿情以及智慧供熱監管平臺低于20℃測溫點的情況,對擅自停止供熱、不連續達標運行的供熱企業頂格處罰并列入重點監管名單。
沈陽渾南區房產局局長任學勇說,早在完成上一供熱期各項任務后,渾南區就組織部署全區供熱“冬病夏治”工作,持續開展“訪民問暖”活動。渾南區房產局采取周調度、實地督查、約談企業負責人等措施,落實“三修”計劃實際投資6618.28萬元,完成率達103%。為有效減少熱量損失,提高冬季供熱質量,全區對1072棟樓宇實施樓道供熱設施保溫專項整治工作,現已100%完成任務。
遼寧積極構建智慧供熱管理體系,指導沈陽、大連、錦州和朝陽等地建立起覆蓋全市的智慧供熱監管平臺,對熱源、熱網、換熱站、熱用戶供熱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監測及智能分析,形成統一指揮、運轉高效的監控、預警和指揮調度系統。目前,遼寧各市供熱設備設施維修改造工作接近尾聲,供熱企業正全力做好供熱運行準備工作。 (經濟日報記者 孫潛彤)
河北:優化熱源結構
10月20日,在大唐保定供熱有限責任公司調度中心的熱力換熱站監控系統大屏幕上,機組運行狀態、取暖方式、補水定壓值、當前水壓、實時溫度和熱力站點等信息一目了然。“你好!你站啟泵已經半個小時,但是水壓一直沒上去。”調度員王存通過大屏幕發現打水過程異常,立即與所屬熱力站工作人員聯系,提醒其檢查是否有漏點。
“目前,保定全市一次網充水已經完成,正在進行二次網充水。”調度中心熱網運行主管馬健介紹,自8月初開始打水、試壓,熱力換熱站監控系統一直24小時運行,調度員四班兩運轉,10月底前完成二次網充水。
今年以來,圍繞提升城區供熱質量,河北省保定市緊盯熱源、熱網、終端用戶全鏈條,扎實開展各項供熱保障工作。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吳波介紹,保定市正加快推進大唐保定電廠(九期)建設,爭取盡早投產1臺機組,提高供熱能力300MW,保障主城區熱源供應,同時設立統一供熱服務熱線,實現故障報修和服務監督的“一號受理、一網統管”,確保百姓遇到供熱問題能夠得到快速解決。城管執法局督導企業在非采暖季開展共計223項檢修項目,全面排查供熱系統隱患風險,維修改造一次管網2.2公里、二次管網8.9公里、熱力站407座,進一步夯實安全運行基礎。
不僅是保定,河北各地均通過開展“冬病夏治”、調整熱源結構、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制、健全供熱行業管理體制等多項舉措,守好群眾溫暖過冬民生底線。目前,全省新建成熱源熱網項目106個,整改熱源397座、熱力站9196座、管網1726公里,完成297個新建小區的供熱接入。
針對熱源能力緊平衡格局,燃氣、燃煤鍋爐供熱占比偏高以及部分縣城沒有主力熱源等問題,該省著力調整優化城鎮供熱熱源結構,推進管網體系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熱電聯產供熱能力,深入挖掘各類余熱和廢熱資源,在大型集中供熱不能覆蓋的區域合理設置分布式熱源。實施了衡水冀州區、秦皇島北戴河區和唐山樂亭縣熱電聯產長輸供熱項目,將邯鄲館陶縣和魏縣列為熱源改革試點,采用跨季節儲熱土壤源熱泵和多元互補的區域清潔能源站供熱,探索周邊缺乏大型集中熱源的平原地區熱源改革經驗。另一方面建設節能高效的管網輸配系統,大力實施供熱老舊管網更新改造,今年計劃改造的350公里老舊管網已提前完成。
“河北省將持續推進供熱設備設施檢修維護和熱源熱網建設,提高供熱系統保障能力;落實供暖用能保障,確保采暖季煤炭、天然氣、電廠熱力供應充足穩定。同時,為改善供熱初期戶內供熱設施問題多發、頻發情況,組織全省供熱企業在采暖季開始前開展為民服務活動,主動提供戶內供熱設施檢修維護服務;指導供熱企業提前做好注水、冷運,確保在采暖季開始之日即達標供熱。”河北省燃氣熱力服務中心副書記趙云霞說。 (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天津:做好用能保障
隨著氣溫不斷降低,天津市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各項供熱準備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供熱鍋爐、熱力管網、換熱站等設備的檢驗及整體檢修工作;各供熱企業正積極開展供熱管網注水打壓工作,確保按時開栓,及時供熱。
“真快,撂下電話10分鐘,維修隊就到了。”天津市河東區萬新村17區19號樓的居民李福全對這次供暖堵漏搶修很滿意。記者在天津河東區萬新村社區看到,10多名供熱維修隊工作人員正攜帶工具一邊為供暖系統打壓試水,一邊及時入戶為居民堵漏、測壓。
天津市河東區城管委供熱燃氣管理科科長楊志旺介紹,為保障溫暖過冬,河東區自入夏就開始啟動管網疑難點位疏通工作,為管道腐蝕嚴重的富東小區、冠云東里等4個社區更換管道并改造供熱管道6.1公里;同時完成了美福園、秋實園等12個社區685戶居民的室內管路改造,確保冬季供暖溫度達標。
而在天津市華騰/國豐供熱站,智慧供熱節能系統已經上線,智能大屏幕24小時不間斷刷新區內112個二級換熱站和6個鍋爐房的壓力數據。目前,智慧供熱系統已連接天津東麗區與河東區供熱管網,承擔兩區16萬戶居民的供熱保障任務。
天津天保熱電有限公司承擔著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及周邊居民、企業的供暖工作。公司總經理宮奕清說:“目前,冬季供暖燃料準備充足,采暖用量約18萬噸,其中居民采暖用量約4.2萬噸,工業采暖用量13.8萬噸,現有庫存量3.6萬噸,庫存可用到12月份。我們將繼續加強檢修和客戶服務,踐行保稅區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理念,做好供熱準備,確保滿足全年采暖用量。”
天津市已連續多年將供熱老舊管網更新改造納入天津市民心工程。天津市今年已實施供熱舊管網改造123.4公里,通過“冬病夏治”精準解決居民戶內設施老化、熱效率降低、安全隱患等供熱質量問題5000多項。
同時,天津市從年初就推動各單位簽訂燃料購儲合同,并及時掌握供熱燃料購、儲、消情況。預計今冬天津市供暖燃煤消耗量將達到11萬噸,今冬燃氣消耗量將達到22億立方米,目前能源保障合同簽訂量總體可滿足天津市今冬的供熱需求。
天津市供熱燃氣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王新毅表示,天津市建立暢通服務渠道,從工單處置、電話接聽、測溫維修、服務接待等環節提高服務質量。12345供熱工單和熱線服務電話,以及市、區兩級供暖監督服務電話已開通24小時在線服務。 (經濟日報記者 商 瑞)
甘肅:全面排查隱患
供暖期臨近,這幾天甘肅省蘭州市熱力集團有限公司城關供熱分公司付家巷所員工于鐸和同事們正全力以赴解決注水打壓后的管道跑冒滴漏問題,配合街道辦上門檢查居民分戶改造及打壓后的供暖準備情況,他們還根據居民反映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因管道跑冒滴漏給群眾造成損失。
“我們前期已完成注水打壓,現在正在進行冷態循環,以便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維修,讓供暖期盡可能少出問題,保證群眾溫暖過冬。”蘭州市熱力集團有限公司城關供熱分公司付家巷所所長張文興說,為保證冬季供暖,從今年夏天起,他們就對既有的15座鍋爐房進行了全面常規檢修,部分鍋爐房實施了大型技改項目,9月底前已全部完成,現在一切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點火運行。
“今冬供暖前,我們通過開展專項督查活動,重點督促供熱單位全面開展自查自檢,限時整改鍋爐設備、管網等存在的隱患問題,確保符合安全運行技術要求。11月25日前,將全部完成注水打壓,具備供熱條件,保障今冬正常供熱。”蘭州市供熱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斌介紹。
為做好今冬明春供熱準備工作,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和專項調研研究部署供熱保障工作,從供熱突出矛盾化解、供熱企業資金保障、供熱企業整合移交等方面,分類開展供熱工作調研,研判采暖期可能出現的問題。
記者從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全省14個市州的各縣市自9月15日至11月15日陸續開栓供暖。去年采暖期結束后,甘肅省各市州、各縣市供熱管理部門就將工作重心全面轉向今冬供暖準備工作,充分利用停暖期開展分戶改造、供熱企業整合、管網改造及“冬病夏治”等各項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各地供熱企業通過進行供熱設施設備全面檢修,對易發、突發、多發的問題認真細致排查,及時維修整改;及時完成打壓注水、漏點排查、鍋爐調試等工作,保證供熱設備正常運行,確保全省居民溫暖過冬。 (經濟日報記者 趙 梅)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