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東鄉:“工業診所”為企業“把脈問診”
在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企業若是遇到技術、管理或市場等方面的“疑難雜癥”,可以向當地的一家“工業診所”求助,由“工業診所”第一時間對接專家資源,幫助企業破解發展瓶頸。
地處贛東門戶的東鄉區交通便捷,擁有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十余個工業門類。2021年,東鄉區引進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中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整合中國科學院的前沿技術轉化成果和專家人才,打造出一家“工業診所”,為區內規上企業逐一“問診”,并提供個性化的專業“診斷”,對企業遭遇的難題出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江西彭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綠色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董事長彭瑞想告訴記者,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始終解決不了塑料原料降解性不足,難以回收利用等問題,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困擾著企業的轉型升級。
“工業診所”在上門“巡診”時得知企業的“煩惱”后,立即對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企業共建“綠色功能型材料技術聯合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帶領團隊“對癥施策”,通過改進塑料粒子配方,提升塑料包裝的熱封性、降解性和保質期。伴隨著科技成果落地見效,企業生產成本隨之降低。
東鄉區委書記彭敏群表示,東鄉區落實“以學促干”要求,依托“工業診所”為企業對接專家學者,共享科研儀器和設備等優質資源,解決企業研發設計、質量控制、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靶向發力助企業轉型升級。
在對江西金凱新型墻板科技有限公司“問診”過程中,“工業診所”發現這個企業獲得了14項專利,并擁有現代化的生產線,完全符合高新企業申報條件。為此,“工業診所”幫助企業對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焦文濤,由他帶領團隊及時為企業梳理創新成果、整理申報材料,如今企業已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工業診所”架起了企業和專家的溝通橋梁,類似的案例在東鄉區比比皆是。“工業診所”開辦以來,已經聘請中國科學院的23位院士專家擔任“企業醫生”,專家團隊深度調研園區規上企業81家,為企業提供專業“診斷”,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匹配各領域專家與企業深度對接,完成企業創新需求100多項。
此外,在“工業診所”的牽線搭橋下,由企業提供科研試驗基地和生產車間,專家團隊負責技術投入和成果轉化,讓先進的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實現科技創新與市場應用的良性循環。
作為擁有年產10萬噸燃料乙醇生產線的企業,江西雨帆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耗水量巨大,面對企業對節水降能的迫切需求,“工業診所”引入中國科學院團隊,圍繞企業生產工藝開展研究,運用現代科技幫助企業節水凈水,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提升。
截至目前,東鄉區的“工業診所”已完成優質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薦60余項,推薦億元以上合作項目25個。今年1月至10月,東鄉區規上工業營收達231億元,同比增長18.23%。 (本報記者范帆 陳柱佐)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