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高端醫療險配置有招
臨近六一兒童節,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公司推出了少兒高端醫療險,成為不少傾向于到私立醫院看病的家庭的可選產品。因為私立醫院費用較高,且不能醫保報銷,家長自然希望通過少兒高端醫療險來解決費用問題。
業內人士提醒,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就醫習慣以及經濟能力進行選擇,避免出現保障漏洞。
部分高端醫療險開放兒童單獨投保
醫療險是消費型保險,交一年保一年,基本功能是報銷醫療費用。普通醫療險一般只能覆蓋公立醫院普通部的醫療費用賠付。而高端醫療險則可覆蓋公立醫院特需部、國際部以及私立醫院,甚至昂貴醫院的醫療費,因此受到不少家長的關注。
王小姐通常會帶孩子到家附近的卓正就診。“感冒發燒看一次就兩三千元。”近期,她正在考慮給孩子配置高端醫療險。
常見的高端醫療險可以覆蓋兒童和成人,但很多產品對兒童投保有一定的限制。有的高端醫療險不接受兒童單獨投保,有的雖然可以單獨投保,但保障范圍不包含門急診服務。一位資深保險經紀人透露,“兒童經常會感冒發燒看門急診,這項報銷頻率較高,會大幅提高保險公司的賠付成本,所以很多高端醫療險對兒童都不開放單獨投保,或者不提供門急診醫療費用補償服務。”不過,也有個別保險公司推出了兒童可以獨立投保的專屬高端醫療險。
泛華保網總裁鄭志榮表示,家長在選購時,首先要考慮寶寶平時就醫要去的私立醫院有哪些,避免買了保險但無法在就診醫院使用。從指定醫院的覆蓋范圍來看,即使同一款少兒高端醫療險產品的不同版本也可能有較大區別。例如某款少兒高端醫療險的計劃A和計劃B只包含了公立醫院及私立醫院;計劃C則可選公立醫院及私立醫院,包含或不含昂貴醫院。消費者在選擇高端醫療險時,一定要留意涵蓋區域及醫院目錄。
支招:盡量選擇門急診賠付次數多的產品
“門急診的保障次數和比例,對兒童來說非常重要。”資深保險從業人員呂先生建議,盡量選擇門急診保障賠付次數多且賠付比例高的產品。多位保險業內人士都提醒,少兒高端醫療險定義的“次”是以掛號的次數來計算的。例如有的產品前5次就診100%賠付,5次后50%賠付,可能一次肺炎感冒就用完了前5次的額度。
對于很多家長感興趣的高端醫療險的直付服務,記者調查發現,相關保險產品要求被保人在定制的醫療網絡內的醫院就診,且必須要提前至少一天預約,才可以使用直付功能。
記者對比發現,少兒高端醫療險的保障方案組合較多,一般有3種版本以上供消費者選擇。提供的保障責任范圍也差別較大,包括就診醫院目錄、年度賠付總額、免賠額、重疾醫療補償、異地就醫補貼等多項保險責任的差異。
以某款少兒高端醫療險為例,智享版、臻享版、尊享版三個版本的最低年繳保費分別為3799元、4888元以及8388元。在門急診保障次數和賠付比例這一項保障責任中,三個版本的門診在100%賠付的次數分別為4次、6次和12次;在白血病疾病保險金方面,智享版無此項保障,臻享版和尊享版的保險金額分別為100萬元和200萬元。
延伸閱讀――
未成年人意外險賠付有限制
少年兒童比較有活力,但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配置意外醫藥補償可對日常磕磕碰碰等意外受傷就醫費用進行報銷。
不過,“少兒意外傷害保險保額并不是越高越好。”泛華保網總裁鄭志榮告訴記者。據我國保險法以及監管要求,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在被保險人成年之前,對實際賠付的身故保險金的金額總和有限制。
具體而言,對于被保險人不滿10周歲的,不得超過20萬元;對于被保險人已滿10周歲但未滿18周歲的,不得超過50萬元。“如果在不同公司購買多個產品,身故可以累計賠付,但是總金額不能超過上述限制。”鄭志榮表示,意外醫藥補償不累計賠付,是按客戶實際發生多少治療費用來報銷。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