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織好AI用戶信息“防護網”

作者:網絡 時間:2024-06-03 07:46 點擊:
導讀:

  對話交流、創作詩歌、編寫代碼、自動繪畫……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正前所未有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隨著生成式AI應用場景日益增多,個人信息保護也面臨新的挑戰:對數據的收集和挖掘,會不會侵犯個人隱私?怎樣處理好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合理利用之間的關系?使用個人信息的邊界在哪兒?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畫像”背后藏風險

  “對許多上班族來說,做PPT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經常要加班加點熬夜制作,有時還要額外付費聘請專業設計人員修改潤色。”在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小潘告訴記者,現在通過生成式AI軟件,只需確定主題、導入大綱、選擇模版,不到1分鐘就能生成一份專業又精美的PPT。

  盡管效率明顯提高,小潘卻心有疑慮:PPT里提到的工作內容、行業數據、個人情況,會不會被儲存在AI“大腦”中?如果涉及企業戰略規劃、商業秘密、關鍵技術,有沒有被惡意竊取或泄露給第三方的可能?“目前,還沒看到軟件有類似‘一鍵擦除數據’的功能,無法確定這些信息的最終去向。”小潘說。

  現實中,不管是生成PPT、制作簡歷還是自動美顏、智能聊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向生成式AI提供姓名、職業、人臉、聲紋等個人信息,其中潛藏著不容忽視的隱私泄露風險。

  比如,一款基于生成式AI技術的攝影軟件一度走紅網絡。用戶花9.9元,上傳個人照片,選擇喜歡的模版,便能獲取一套由AI生成的寫真集。在AI寫真“刷屏”網絡的同時,該軟件也因存在濫用用戶信息的嫌疑受到批評。有網友說:“向一款手機APP里傳這么多照片,讓我感到很不安。誰知道這些照片會不會被作為其他用途?”后來,研發團隊致歉,承諾上傳照片只用于數字寫真制作,制作完成后,照片也將自動刪除。

  出于對新興技術的好奇,消費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將個人隱私“透露”給AI。反過來,憑借獲取到的信息,通過強大的數據整合、處理能力,生成式AI也能判斷出個人的身份特征和行為習慣。有研究發現,聊天機器人可以從日常對話中精準提煉關鍵信息,了解其購物習慣、個人興趣乃至個人觀念,從而為用戶精準“畫像”。

  “生成式AI具有高度智能化特征,借助其出色的內容理解和學習能力,從海量信息中獲取個人隱私,甚至可能通過對話‘誘導’用戶打開‘心房’。”西南政法大學科技法學研究院副院長鄭志峰告訴記者,這意味著生成式AI十分“懂”你,在侵害個人隱私方面更加高效、隱蔽,不易察覺。

  用戶數據成“養料”

  “我們將對您主動上傳的文檔材料進行脫敏處理后作為AI訓練基礎材料使用……”前段時間,某辦公軟件隱私政策中的條款被質疑濫用用戶信息。隨后,該軟件發布聲明,保證用戶文檔不再被用于AI訓練目的。

  啥是AI訓練?“對生成式AI來說,離不開算法、算力、數據三要素。其中,數據是AI的‘養料’,‘投喂’得越多,AI越‘聰明’。”鄭志峰介紹,這決定了生成式AI必須盡可能多地采集、處理和使用各種數據,為大模型成長提供充足“營養”。

  當前,各類數據采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幾乎每個人都被置于數字化空間之中,個人隱私極易以數據的形式被存儲、復制、傳播。在所有數據類型中,個人信息能反映個人行為、偏好、行動軌跡等,是最有價值的數據類型之一。

  “許多企業利用用戶數據優化產品和服務、定向投放廣告或開展經營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網絡與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周輝說,“有的企業片面關注數據價值,忽視了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可能出現違法收集、濫用用戶信息等行為。”

  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和應用門檻的大幅降低增加了隱私泄露風險。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月,前十位AI類APP需求規模同比增長近40倍。生成式AI正加速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的同時,違規收集、使用用戶信息的花樣也變多了。

  借助生成式AI的換臉和擬聲技術進行遠程視頻詐騙就是一例。有媒體報道,郭先生接到“好友”的視頻通話,對方聲稱需要保證金用以項目競標,想借郭先生公司賬戶“走個賬”。出自對“好友”的信任,郭先生陸續給對方轉賬共計430萬元。等郭先生再次聯系好友時才發現自己被騙。

  “隨著AI生成內容愈發逼真,傳統內容審核機制和安全防護手段已不足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級業務主管呼娜英說,生成式AI技術愈加成熟,用戶在保護好個人隱私的同時,也需要提升對新型網絡犯罪的辨別和防范能力。

  給AI產品貼“標記”

  怎樣才能滿足生成式AI的“胃口”,同時又保護好個人隱私呢?處理好兩者關系,既需要法律法規的約束,也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撐。

  去年7月,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多處提及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強調生成式AI服務提供者“對使用者的輸入信息和使用記錄應當依法履行保護義務,不得收集非必要個人信息,不得非法留存能夠識別使用者身份的輸入信息和使用記錄,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使用者的輸入信息和使用記錄”等。

  “中國目前有關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法規比較完善。未來需要根據生成式AI技術特點進一步構建具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規則。”鄭志峰舉例說,AI的風險等級是多樣的,不同AI算法對于個人隱私的侵害程度不同,需要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

  通過技術手段識別、阻斷和追溯生成式AI生成侵犯個人隱私的有害信息,也是人工智能治理實踐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 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對使用其服務生成或者編輯的信息內容,應當采取技術措施添加不影響用戶使用的標識。

  “通俗地說,就是給生成式AI的產品和服務貼上統一的‘標記’,提示用戶該內容由AI合成,也有助于監管部門管理。”呼娜英介紹,由于顯式標識容易被裁剪或刪除,還需進一步探索隱式標識的解決方案。

  盡管生成式AI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隱私泄露風險,但并不意味著它與信息保護之間是完全對立的,關鍵是要找到發展與規范之間的平衡點,在生活越來越“智能”的同時,守護好個人隱私安全,推動生成式AI健康可持續發展。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www126mk.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黄书| 色哟哟在线网站|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贰佰麻豆剧果冻传媒一二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网|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管家婆有哪些版本|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pp| 两个小姨子韩国|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2麻豆|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国产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三级网站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电影和嫒子同居日子|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法国性经典xxxxhd|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含羞草实验研究所入口免费网站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