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生命的強音
過去一個月,杭州這座被譽為“人間天堂”的城市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這是繼2016年G20峰會之后,杭州又一次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自己的獨特魅力。
杭州亞殘運會是一場體育盛事,折射出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的巨大成就。和亞運會相比,亞殘運會沒有太多耀眼的明星運動員,但賽場上不斷定格的勵志鏡頭卻一點都不少。“無臂飛魚”郭金城以頭撞壁,打破自己創造的紀錄;“蒙眼飛人”劉翠青在領跑員的默契引導下克服恐懼、縱情奔跑,第一個越過終點;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大的運動員高延明59歲奔赴賽場,在輪椅上詮釋“愛‘乒’才會贏”的人生信條……他們坦然接受自身缺陷,努力扼住命運咽喉,用一滴滴汗水、一步步前進、一次次出擊演繹精彩、書寫傳奇,共同奏響生命的強音。
體育是殘疾人增強體質、康復身心、參與社會、實現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發展殘疾人體育,對于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促進殘疾人融合發展、推動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從上海特奧會到北京殘奧會,再到杭州亞殘運會,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在過去十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社區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項目各具特色,“殘疾人健身周”“殘疾人冰雪運動季”等品牌活動風生水起,殘疾人體育健身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杭州亞殘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對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輝煌成就的一次集體呈現。
杭州亞殘運會是一場人文盛事,彰顯出社會文明的進步與城市建設的溫度。“會說話”的觀眾手冊、“摸得到”的服務指南、隨處可見的緩坡設計、專門規劃的無障礙安檢通道、能夠“聽聲辨位”的無障礙洗手間……無論是亞殘運會的19個競賽場館,還是亞殘運村,每一個貼心的設計都流露出對殘疾人的關愛和尊重。這些充滿人文關懷的細節為各國運動員留下了美好回憶。賽場上,他們勇敢追逐夢想、綻放生命精彩;賽場外,一批專業的“輔具醫生”嚴陣以待,為每位有需求的殘疾人修理拐杖、保養輪椅;回到亞殘運村,他們從一餐一宿的點滴中感受誠意滿滿的中國溫度。
有愛無“礙”并不只在杭州亞殘運會。從杭州出發,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理念早已深入全國各個城市的角落。公共場所、城市交通、老舊小區里不斷完善的無障礙設施讓殘疾人的生活半徑得到延伸;公共圖書館、電影院里日益豐富的無障礙文化產品滿足了殘疾人精神消費需求;覆蓋網站、手機、APP的信息無障礙建設讓殘疾人暢享數字時代紅利……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直接關乎殘障群體的生活品質和生命尊嚴,牽系著殘疾人回歸社會、融入生活的殷切希望,是社會文明高度和城市建設溫度的重要體現。
回顧短短賽期,杭州亞殘運會留給人們的感動遠遠不止于此。開閉幕式上,殘障演員們聽不到聲音卻能舞出生命的律動,看不到畫面卻一樣能感受到現場的精彩,殘障人士逐夢人生的道路越來越寬。智能仿生手點燃主火炬,四足機器人當起導盲犬,AI虛擬人手語實時翻譯……豐富多樣的助殘設備讓殘疾人跑得更快、走得更遠,傳遞出科技向善的動人力量。
以杭州亞殘運會為契機,越來越多人將會加入到關愛殘疾人的行動中來,殘疾人群體也將在體育精神的感召下勇敢突破自我、活出精彩人生,共享國家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康瓊艷)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